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飞鲨勇士”戴明盟,中国首个在航母上降落的飞行员!

“飞鲨勇士”戴明盟,中国首个在航母上降落的飞行员

时间:2025-02-23 14:21:51 来源:風見彭魄网 作者:焦点 阅读:656次
兵工科技2023年9期《海军节观舰记》全新上市 ,飞鲨勇士喜欢的戴明的飞朋友可以关注兵工科技快讯进行购买 !2012年11月23日  ,盟中母上渤海湾雪霁初晴。国首个航一架黄色涂装 、降落编号为552的飞鲨勇士歼-15舰载战斗机在海军某机场蓄势待发  ,轰鸣声响彻云霄 。戴明的飞戴明盟第一个驾机升空 ,盟中母上向渤海湾某海域的国首个航辽宁舰飞去 。绕舰转弯 ,降落放起落架,飞鲨勇士放下尾钩,戴明的飞戴明盟操纵战机开始降落,盟中母上9时08分 ,国首个航随着“嘭”的降落一声,战机尾钩挂住阻拦索 ,稳稳地停在了辽宁舰甲板上。这一刻 ,中国航母舰载机飞行员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对于我国航母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飞鲨勇士“戴明盟中国的“普加乔夫”戴明盟有三个身份,战斗机飞行员、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和舰载战斗机试飞员。这三个身份中最重要的  ,非舰载战斗机试飞员莫属 ,因为每一个舰载战斗机试飞员都是全球屈指可数的“顶尖飞行高手”之一 。2006年9月,海军开始选拔首批航母舰载战斗机试飞员 。戴明盟作为海军最先改装三代机的飞行员,进入选拔小组的视线 。那时国产舰载战斗机尚处在试验阶段 ,他的主要工作是和飞机的设计师 、工程师一同工作 ,用实践去验证理论  ,找到飞机的各种极限值 ,“歼-15到底能飞多远、飞多快,最小转弯半径、最短起飞距离 ,都是那个时候试飞出来的。”6年的试验试飞过程中 ,戴明盟第一个执行极限偏心偏航阻拦试验,第一个执行飞行阻拦着陆试验 ,第一个滑跃起飞,第一个寻舰绕舰  、触舰复飞,完成科研试飞400多架次,进近飞行2000多架次 ,绕舰飞行100多架次。航母飞行甲板被誉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工作场所,它的飞行甲板跑道空间狭小,不到陆地机场的10,飞行员在300米高空看到的飞行甲板仅有一张邮票大小。受涌浪影响,母舰产生纵横摇晃 、上下起伏,起降过程中,高速、高能量的舰载机在狭窄空间里瞬间转换  ,充满了不可预知的危险 。“难,我们可以学 ,最让人无助的是,我们不知道学什么。”回忆起舰载机试飞初期的那段日子  ,戴明盟不禁感慨万千:“别人说摸着石头过河 ,可我们没石头可摸 ,只能一步步淌水而过”。戴明盟和战友们从零起步,经过3年多的舰机适配性试验试飞和数千次起落,他们终于飞出了一条适合中国航母的着舰航线 ,突破了着舰的关键技术。2012年11月23日,戴明盟驾驶编号552的歼-15舰载战斗机在”辽宁“号航母上进行了首次拦阻着舰斜板滑跃起飞是戴明盟要迈过的第一道坎 ,高高翘起的14°滑跃起飞甲板,在起飞一瞬间,由于滑跑距离短 ,加速太快,就像是一扇迎面扑来的钢铁巨墙 ,会给初飞者巨大的心理压力。为把握住入板速度、前轮方向,控制好飞机姿态 、迎角 ,他边学边练 ,慢慢掌握了动作要领 ,第一个完成地面滑跃起飞。为了探索着舰航线 ,戴明盟和战友们一次次检验航线的合理性,又一次次将制订的方案推翻重来  。在陆基模拟飞行训练中,戴明盟慢慢熟悉了边控制驾驶杆边调整油门大小 ,控制飞机精确着陆的技巧 ,完成了数十次地面滑行钩索试验,首次完成阻拦着陆飞行。舰载战斗机着舰过程中 ,从确定阻拦着舰到挂索,只有短短数秒 。这期间 ,飞行员需要看灯、对中、保持角度。既要紧握操纵杆  ,控制好油门 ,还得紧盯光学助降灯,听从LSO的指挥,精神必须高度集中 。谈及着舰飞行的难度和强度,戴明盟打了个比喻:“舰载战斗机试飞员都是数学家 ,苛刻的现实条件要求我们的飞行动作必须异常精确 ,我们的目标就是把飞行技术练成肌肉记忆  。”在长达数年的试验试飞过程中,戴明盟完成科研试飞400多架次 ,进近飞行、绕舰飞行数千架次,练就了精湛技能。也正因如此  ,上级确定由他执行首次阻拦着舰任务 。2012年11月23日,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起飞的惊天大戏拉开大幕 。绕舰一转弯 、二转弯,放下起落架 ,放下尾钩 ,戴明盟娴熟地操纵着“飞鲨”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瞄准甲板跑道 ,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嘭”的一声 ,尾钩牢牢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 ,疾如闪电的战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 。一个巨大的“V”字出现在飞行甲板上 。这是胜利的标志  ,戴明盟由此成为中国首个成功阻拦着舰的舰载战斗机飞行员 。苏联著名试飞员普加乔夫是第一个驾驶舰载战斗机降落在本国航母甲板上的英雄 。戴明盟首次着舰成功后 ,国内外给予了浓墨重彩的报道 ,有外电评论道:中国的“普加乔夫”诞生了。戴明盟驾驶100号歼-15舰载机从辽宁舰上滑跃起飞三次生死考验从事飞行以来  ,有三次生死考验让戴明盟刻骨铭心。第一次是刚上军校,他在跳伞训练中,降落伞伞绳缠住了伞翼 ,人嗖嗖地往下掉 ,快接近地面时他的备用伞才打开  ,落地时偏离预定着陆点近两千米,但好歹捡回了一条命。第二次是刚毕业分到海军某飞行团,戴明盟和战友驾驶战机训练 。飞机升空不久突然起火 ,随时可能爆炸,为避开地面重要设施 ,避免伤及群众,他们放弃提前跳伞 ,操纵着不断下坠的飞机,冲向一片农田,在高度仅为500米时 ,才弹射离机 。3个月后 ,他驾机重返蓝天。第三次是一次空战训练 ,遇上了右发动机突发故障的险情,他果断关闭右发动机,和战友一起 ,严格按照单发着陆的操作规程 ,稳稳地把飞机停在了跑道上 ,保住了价值几个亿的国家财产 ,也保住了生命 。三次险情  ,每次都命悬一线 。一般来讲 ,飞行员经历这些险情后 ,心理上会有阴影 ,甚至不愿再从事飞行职业 ,而戴明盟无所畏惧。带教“种子队伍”试飞歼-15舰载战斗机之前,戴明盟是“海空雄鹰团”的三代机王牌飞行员。那年,海军机关工作组决定挑选一批精英组成舰载战斗机试飞团队,戴明盟是最佳人选 。而此时 ,我国舰载战斗机还未定型,作为试飞员,要把未定型战机的缺陷与能力飞出来 ,风险可想而知。面对不可预知的危险 ,戴明盟没有丝毫犹豫:“试飞舰载战斗机,是国家和民族的大事 ,人民海军的光荣使命 ,我必须去”。戴明盟带领歼-15舰载战斗机飞行员进行地面模拟训练一花独放不是春,航母要真正形成战斗力,必须培养出一批成熟的舰载机飞行员 。完成首次阻拦着舰任务后,戴明盟开始投身这个新战场。他成立飞行教员组 、制定方案 、编写大纲、整理教材 、讲授理论 、模拟器代飞 ,开始了成批培养舰载机飞行员的艰难探索 。此时 ,歼-15战机仍在试飞中 。白天,他除了上天试飞,还要给新飞行员讲课,并进行模拟器带飞  ,晚上还对新飞行员的每一个动作进行讲评 ,通过看视频 、数据分析来指出每个人飞行中的特点和存在问题 ,有时一个细节要反复抠上几十遍。2014年底,我国自主培养的首批舰载战斗机飞行员成功完成舰上起降并通过航母资质认证,表明我国已经走出了一条舰载战斗机飞行员自主培养的道路,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培养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国家 。在这批飞行员上舰任务中,作为教员的戴明盟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他一对一进行讲评 ,比方说谁的仰角大了、航向偏了下次要如何纠正,他都是手把手地教。如今 ,新一批飞行员即将上舰飞行 ,后续飞行员的梯次培养训练正有序推进 。随着海军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种子队伍”规模的壮大,如今我国已先后培养出多批舰载机飞行员,实现了零星培养到批量培养的新跨越,具备了昼夜间全时域教学能力,为航母编队体系作战能力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责任编辑:热点)

推荐内容
  • 原创            雷管还是秀!俩二年级天才成雷霆二三当家 西部第2冲击冠军去了
  • 格林伍德仍在曼联官网球队阵容之中,号码为11号
  • 女篮奥尼尔太暖心 宝岛对于手输球弯腰鞠躬谢场 她召唤队友拍手回应
  • 湖人内卷开始!美媒列3组内部竞争:6人争两首发,2人抢轮转名额
  • 独行侠轻取爵士,东契奇创历史!
  • 手神秘有信号了! 涿州架起地面基站